教學、研究領域


[ 大氣・海洋物理領域 ]

1.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學習有關 環繞在地球表面的大氣與海洋的狀況或它們在地球環境所扮演的角色。在學習的領域中被稱作「大氣物理學(氣象學)」,「海洋物理學」。請學習數學或物理的基礎,「流體力學」等,來提升基礎學力,並且在大四的畢業研究中,包含活用被稱作「亞熱帶島嶼」的沖繩的特色的課題及專心致力於各試各樣的研究。再者,透過畢業研究,請好好地學習如何「歸納論文的方法」、「發表的能力」。



2.主要的教學內容
在大氣‧海洋物理領域,有開課的專業科目有「大氣物理學」、「颱風物理學」、「海洋物理學」、「沿岸海洋學」、「地球流體力學」、「大氣物理學實驗」、「海洋物理學實驗」等。考慮讓大學部的學生們以物理學、物理數學、流體力學等基礎,綜合的學習廣泛大氣‧海洋的特性。在這裡先簡單的介紹「海洋物理學」。學習黑潮等的大規模海流循環的基礎。根據將海流當做地轉流這件事情來看,能理解海洋的水溫‧鹽分分布或海面高度分布有怎樣的關連性。



圖:在衛星海面高度計觀測資料(AVISO提供)的基礎上,描寫沖繩周圍海面分布的等高線分布(等高線的間隔10公分,2005年3月下旬觀測)。從地轉流的關係式來看,從沖繩本島西北部至九州 四國沿海周邊可見綿密的等高線海域可推定與黑潮潮流相對應。但是,往台灣東岸附近向北移動的黑潮部分,因為衛星高度計在大陸或大的島附近沒有好好地運作,所以無法展現。再者,因為沖繩本島南方可見渦狀分布的是被稱作海洋中尺度渦旋(紛亂),不是安定的狀況,且緩緩地向西方移動。如果利用衛星觀測資料的話,可以觀察大規模海流或中規模渦旋的變動。

3.做什麼樣的研究呢?
活用沖繩的大氣與海洋的特徵,以致力於研究。在大氣領域方面,在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的影響下的降水特性的研究、颱風的路線研究、根據衛星觀測資料來推定颱風區域的降雨量。在海洋領域方面,觀測流入沖繩附近東海的黑潮流量的變動、利用海洋雷達來研究波浪與黑潮的影響下的沖繩周圍海流、利用衛星觀測資料來推算東海‧黑潮海域的大氣海洋間的熱供給量等。下面的圖是推定颱風區域的降雨範例。根據衛星觀測的複數波長帶的畫面情報的組成,與地上雷達觀測來比較,能得到更詳細的降水分布。



4.最近研究的介紹
利用海洋雷達來調查了關於沖繩本島西岸區域的海流。海洋雷達是電波照射在海面上,根據觀察散亂的電波來測量海的流動速度與方向及浪的高度與方向的裝置。比這個海域更西側(久米島的西方),雖然有向東北方向流動的黑潮,但也了解了以整個海域來看的話,是向南方流動的。再者,了解到隨著風,整個流動的強度也會增強。



畢業論文題目的範例
・根據衛星畫面與斷熱圖來解析低氣壓的雲
・從向日葵的影像來推定颱風的降雨區域與檢証
・利用海洋數值模型來解析
・熱帶輻合帶的季節‧年變動與颱風發生-路線的特徵
・颱風內氣流的徑向分量
・在琉球列島周圍的海風的光譜分析
・在沖繩本島近海的海面水溫與海面熱通量的變動
・石垣島周圍海域的海面水溫變動
・從海洋浮標資料來看風向‧風速的變動

師資介紹

遊馬 芳雄 教授 専門:氣象學・大氣物理學
根據氣象觀測與數值計算,調查低氣壓‧颱風‧鋒面的發生與發展機制。

杉山 卓也 准教授 専門:颱風学・大氣物理學
透過人工衛星資料與旋渦的性質,調查颱風的降雨區域與路線的關係。


久木 幸治 教授 専門:海洋物理學
海洋物理學是關於海流‧波浪等的海洋物理現象,了解那個現象的真實情況與原因的學問。我們研究室是利用所謂叫遙感的電磁波,以根據從陸上或人工衛星所觀測到的海的方法,來進行研究。研究的手法是涉及到多樣的方法如:觀測、資料分析、理論、數值模擬等。海洋的物理現象是因為與大氣關係很深,所以最近也做關於大氣海洋相互作用的研究。關於對海洋的各種現象有興趣的學生,歡迎加入我們。詳細情形請看 https://w3.u-ryukyu.ac.jp/yhisaki/
研究室網頁:https://w3.u-ryukyu.ac.jp/yhisaki/ 


小賀 百樹 准教授 専門:海洋物理學
利用台灣與沖繩本島間的海底電話線來測定地電位的差,根據這個差來觀測流入東海的黑潮流量的變動。為什麼從地電位差能知道海流流量的變動?就先當做是問題吧。在課堂上總是對學生們說,「只是乖乖地坐著是不行。儘量的問問題吧!」。


照片:在海底線中繼站的電覽啟動測定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