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究領域

[ 大氣・海洋物理領域 ]
[ 海洋地球環境領域 ]
[ 固體地球物理學・地震學領域 ]
[ 岩石學‧地球化學領域 ]

[ 固體地球物理學・地震學領域 ]

1.能學到什麼呢?
學習關於地球是擁有怎樣的形狀‧構造(測地、地球內部構造、海陸分布、海底地形的特徵等),然後地球是怎樣在運行的(板塊運動、地震發生過程、海底板塊斷層移動等海底表面的變動等)。做為可以學到這些方面的課程,而有海洋底地球科學、地震學、測地學、固體地球物理學這些科目。

2.主要的教學內容
「地震學」(負責教師:中村 衛 准教授)
學習地震發生的機制與地震相關的一般知識,還有學習用地震波來探查地球內部構造的方法。再者,地震與海嘯的防災,特別是關於沖繩的地震海嘯防災也會在課程上教學。

「海洋底地球科學」(負責教師:松本 剛 教授)
1980年代後半世紀以後,為了專門海底調查的機器的性能顯著地提升,海低詳細的情形也逐漸的明朗化。那個結果,使得海底的形成,在新的與舊的海底特徵等的「海洋底的動態」的領域,迎接了新的時代。這堂課是教授的經驗談為主題進行的 。這些經驗大都是教授冒著暈船的困境直接得來的相關研究。


照片:被海嘯打上岸的岩石(海嘯岩)的調查情形

3.正在做什麼樣的研究?
在地震的研究中,使用地震波的記錄與人工衛星的技術,來調查地球內部構造和發生大地震的地區的變動情形。還有使用電腦模擬來做海嘯的研究。
不只調查在海底引起地震的「海底活斷層」,而且使用超音波來調查斷層的位置‧形狀‧寬度,與直接用眼睛來確認斷層的活動是不可少的。因此,有根據海洋調查船進行全球海洋的調查與,有人潛水調查船、根據深海無人機器所做的海底精密地質調查。

4.最近的研究介紹
說沖繩這樣的地區不會發生巨大地震,這是之前的常識。可是,在調查沖繩海底的變動與過去的大地震中,真的了解到沖繩這個地方,就算發生大地震也不稀奇。在世界上,我們還不了解的地震現象謎團,好像很多還在沉睡著。(中村 衛 准教授)


照片:海底殼變動觀測中,船內的情形。

畢業論文題目的範例
・使用三維邊坡穩定性分析法來預測石垣島南方的斷層移動。
・1999年台灣集集大地震時地下水位的變化。
・用海洋地球研究船未來號所得到的太平洋完整横向磁場三成分的資料來做分析。
・用海嘯數值模擬來驗証2009年8月17日石垣島近海地震

師資介紹

松本 剛 教授 専門:海洋底地球物理學
我正在研究海洋底地球科學。關於海底與海底下地殼是怎樣形成的,我們利用觀測船來調查地形‧地磁‧重力等,與使用有人潛水船‧無人探測機來進行地質調查。不只是沖繩近海的海底,最近也參加南美智利近海特異海底的研究。


中村 衛 准教授 専門:地震學
正在進行地震‧地殼變動‧地殼構造的研究。雖然大家都說沖繩是處於非大地震帶,但是在琉球弧狀列島過去曾經發生過大地震的結構,與將來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場所,以海洋調查與數值模擬來做這方面的研究。
研究室網址:https://seis.sci.u-ryukyu.ac.jp/